首页图片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组织全体在校本科生观看《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四史”讲堂——社会主义发展史》

作者:王然
发布时间:2021-05-22
浏览次数:780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为了帮助学子更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正确把握历史规律、更深入地解读中国史,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人民网联合为全国大学生开展了一堂思政大课。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全体在校本科生于5月22日下午一同观看了本次思政大课。本次课程由辅导员老师组织全院学生线上线下观看,在校生线下组织观看,实习生线上观看。

        本次线上课程先由北京大学顾海良老师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顾海良老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对党的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顾老师对社会主义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理顺了从空想社会主义诞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发展共六个时间段,对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提供了详尽、全面的参考和引导。

        接着,本次课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付丽莎老师讲授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付丽莎老师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人类进入更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后,为了批判现实社会而产生的。换句话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空想社会主义诞生的现实前提。只有搞懂每各阶段下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社会矛盾,我们才能把握规律,真正学习到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精髓。付丽莎老师讲解道,空想社会主义的源头在英国,地理大发现和圈地运动为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在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下,无产阶级需要一种理论支撑其斗争,空想社会主义应运而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下阶级矛盾的激化,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出现了,即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他们提出“和谐制度”“新拉纳克厂”“新和谐公社”等一些设想并进行实验。虽然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和软弱性,但不可否认,空想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正如付老师所说:“历史送走的是空想社会主义的虚幻,迎来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曙光”。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马慎萧老师讲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马慎萧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从诉诸人性的道德的、伦理的批判,转化为以科学的世界史观为基础的社会的、历史的批判。社会化大生产、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工人阶级队伍的迅速扩大,使得工人反抗资本家的斗争此起彼伏,工人运动迅速发展。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847 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党纲。《共产党宣言》由此诞生。1848年2月以德文在伦敦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用鲜明透彻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新的世界观,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行动指南。

        此次思政课的开展,帮助学子们更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增强学子们的“四个自信”。历史是精神的,故乡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清醒剂。希望学子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增强爱国意识、担当意识,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用的新时代青年。

        党史贯穿于整个中国近代史,蕴含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更涵盖民族解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和基本规律。学习党史既能继承与发扬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也更能让人领悟到党的方针,坚定自身信念,而在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也是一门必修课。本次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将助推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为学院相关活动拓宽思路、提供借鉴,为今后学院思政教育工作做示范。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文/程昱婧 摄/唐雨帆)

观看思政课现场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0 广西师范大学文化与旅游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广西桂林市秀峰区王城1号 院办电话:0773-2804985
纪委电话:0773-2802148 纪委邮箱:wlxyj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