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精神,推动广西古籍整理出版与数字化工作,促进我院学科建设与社会科学繁荣发展,2022年7月29日,我院与广西教育出版社双方领导在桂林市举行“广西石刻数据库合作单位”协议签约与揭牌仪式,并举办“广西石刻整理出版与数据库建设座谈会”,邀请了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桂海碑林博物馆、桂林图书馆多家单位二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共同商讨广西石刻整理出版的相关议题,推进广西石刻数据库建设,本次座谈会由徐毅教授主持。
在座谈会上,学院主要负责人刘祥学教授强调广西石刻整理出版与数据库建设,不仅是学院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也是凝聚彰显中国史学科研究特色的重要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社长石立民认为此次双方合作具有重要价值与社会意义,希望在两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将“广西石刻数据库”打造一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石刻数据库,助推广西石刻古籍的保护传承与高校中国史等相关学科建设;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韦如柱指出目前广西石刻整理出版已取得不少成绩,也存在一些局限,提出应加强合作共享,建立多方协调机制;应创新石刻整理方法,可尝试在一些民族自治县区开展全面收集整理工作,深入挖掘广西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地情信息部部长韦韩韫指出要完善广西石刻的编排形式及整理方式;广西历史学会会长唐凌教授高度肯定广西石刻整理出版与数据库建设,是一项非常紧迫且有意义的学术工作,蓝武教授强调了广西石刻数据库与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江田祥副教授介绍了广西石刻文献整理出版现状及未来研究计划,来自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馆、桂林图书馆、广西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及本学院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广西石刻资料搜集整理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十四五”时期广西石刻整理出版与研究计划、广西石刻数据库建设计划、广西石刻数据库功能需求、广西石刻资料普及性出版的可行性,广西石刻数据库与中国史学科建设等议题进行座谈交流。
石刻古籍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书法价值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广西拥有多种类型形制、数量庞多、内容丰富的石刻资源,学院在石刻调查、整理与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如今依托校企合作的方式,持续整理出版广西石刻丛书,让石刻说话,讲好广西故事,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院学科建设,并积极转化石刻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提供精神滋养。
广西石刻数据库合作单位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