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片

【高质量发展】非凡五年 师大答卷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九秩春秋栉风沐雨 弦歌不辍踵事增华

作者:张梦欣
发布时间:2022-10-14
浏览次数:330

 名师荟萃  薪火相传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坐落国家级5A景区的王城校区,是学校最早建立的五个系科之一,其前身为1932年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历史专修科。九十载春华秋实,名师荟萃,杨东莼、陈翰笙、陈竺同、阎宗临、杨荣国、万仲文、黄现璠、陈伟芳、钟文典等大批名家学者荟萃于斯,执教治学,弘文励教。九十载血脉赓续,薪火相传,现有专任教师78人中,教授31人,副教授27人,博士学历教师64人,占比达82.1%。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广西教学名师、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等一批全国全区先进典型,是广西乃至全国历史师资和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笃行不怠  成绩斐然

九十年的踔厉奋发,学院从肇始时的专科,发展成为拥有本科、硕士和博士完备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历史学、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酒店管理四个本科专业。历史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西优势特色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认证;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旅游管理是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国家首批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自治区民族旅游特色建设学科。

弦歌不辍  桃李芬芳

春晖遍泽桃李树,硕果盈枝满庭芳。九十年的办学历程,学院始终坚守育人初心,秉承“强素质、宽口径、重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持续构建以“四抓四引领”为特色,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一心双环”“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探索出一条“立足壮乡、弘文励教、立德树人、务实创新”的办学之路。学院连续11届获得学校“创新杯”团体总分第一名,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荣获一等奖,实现学校国家级奖项突破;先后为国家尤其是广西培养了2万余名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广西70%以上的历史特级教师为学院培养的毕业生,是广西中学历史教师培养的摇篮。培养了包括自治区人民政府前主席陆兵在内的省厅级干部80余名和全国先进个人、创新创业先进典型等优秀院友,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续写学院荣光。

扎根八桂  硕果累累

九十年扎根八桂大地,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理念,秉承“治学促乡”的服务观念,发挥在广西科学发展中的“人才库”、“思想库”、“智力库”作用,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红色历史文化研究、越南研究、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研究等领域的形成了显著学术优势。近5年来,学院共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冷门绝学、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等项目共计100余项;平台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拥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越南研究院、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广西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东盟历史与现实研究中心、市校共建研究机构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团队泛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团队、客家文化研究团队、西江黄金水道历史与发展研究团队等学术平台。建成藏量丰富的王城博物馆等实践教育基地。广西历史学会、华南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挂靠学院,充分发挥“人文强桂”主力军作用。

九秩岁月且歌且行,百年使命再谱新篇。站在新起点、新征程,学院将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乘势而上,砥砺前行,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崭新的姿态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的篇章。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王城博物馆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给首批博士生导师颁发证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与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开展全方位合作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0 广西师范大学文化与旅游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广西桂林市秀峰区王城1号 院办电话:0773-2804985
纪委电话:0773-2802148 纪委邮箱:wlxyj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