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推进广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深入挖掘和保护传承广西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八桂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消防创新小分队成员奔赴广西贵港市的平南县大安镇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淬炼青年真本领。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是中国牛歌戏之乡、中国文化名县,文化底蕴丰富,乡土文化特征尤其突出。二十一世纪以来,广西经济不断发展,广西贵港市平南县民间的各种习俗也经历了交织演变,传统习俗呈现出流变与创新的图景,团队于此展开调研,为平南大安镇校水柜习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现实材料支撑。
7月11日,团队成员共同前往大安镇镇西消防所,对校水柜习俗的非遗传承人、平南县文化馆主任进行了采访,就校水柜习俗的传承、消防节的举办进行交谈,了解到当地校水柜习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工作仍存在部分问题,团队成员根据发展问题适当给出建议。实践活动末尾,团队成员参观了平南县大安镇当地的文化广场,感受平南县对于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并能感受到平南县居民对本土文化的热爱,校水柜习俗在发展中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将优秀传统消防理念与现代消防理念相融合,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文化标识。
本次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更好地发挥青年力量,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继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的青春业绩。
(文/梁碧旗 图/刘瑜 杨婕 审核/吴高)
团队成员对大安镇校水柜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访谈
团队成员对平南县文化馆主任进行访谈
团队成员参观镇西消防所展示的校水柜及消防器械、所获荣誉
团队成员参观大安镇文化广场校水柜习俗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