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系第三次开展集体教研活动

时间:2013-06-21浏览:534

为了深入探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向问题,即如何从理论化进一步走向产业化的途径和方法,620日上午,文化产业管理系在王城院办会议室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开展本学期第三次集体教研活动。唐凌教授、副院长刘祥学教授、副院长李敏老师、党委副书记李闰华博士以及文化产业管理系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集体备课由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李天雪教授主持,陈洪波副教授主讲。

洪波副教授介绍了自己对《考古学概论》课程的设计与思考,并以《考古学概论》第六章第三节《商代的都城和方国》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资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件制作、实践活动、课后指导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对本节课程的教学设计。

之后,大家围绕着多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大家肯定《考古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的重要性,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今后从事文化资源开发、博物馆工作、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创意设计等多方面工作都有重要价值,体现出文化遗产资源对于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其次,凸显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考古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如何与文化产业实现有效对接,如何能够与对历史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区别开来,能够使得文管专业的学生学有所用。刘祥学教授的意见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内容的讲述不应该面面俱到,而应该提炼出对文化产业有用的文化元素,作为课程重点,以体现出考古学对文化产业管理的价值所在。

第三,关于教材的建设,大家认为,可能目前国内众多同类教材,更多的是针对考古学和历史学专业的学生,从文化产业教学长远发展来看,我们应该编制一本更合适的讲义或教材,这样更加有利于考古学概论一课的建设。

最后,大家对本次备课的具体内容表示肯定,认为质量较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有趣,体现出较高的专业水平,相信能够为文化产业提供知识基础、资源和灵感。

唐凌教授作为老教师提出,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标是要达到学生、教师和专业的共同发展,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会有良好的收获。就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而言,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如何加强实践性和应用性,实现从理论化到产业化的跨越,当前文旅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源和平台,今后将在这方面努力加以拓展,这是今后本专业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刘祥学副院长在总结时,充分肯定文化产业管理系本学期的三次集体教研活动,认为营造出了很好的教研氛围,并强调学院以后一定要在促进产业化探索方面予以更多的支持,要求各位老师在“实”字上下功夫。

图一  主讲人陈洪波老师课程讲述

图二  老师相互交流

图三  集体备课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