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共享”文化遗产是原国家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提出的概念,是当前文化旅游研究中一个新颖而富有研究意义的论题。为加强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加快人才培养,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更多拓展文化旅游知识的机会,6月4日晚,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王城学术报告厅开展“基于‘同源共享’文化遗产的福建-东盟‘海丝’文化旅游合作路径研究”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了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旅游管理及城乡规划等专业硕士生导师宋立中讲授讲学,学院王林教授主持,廖国一教授、陈伍香教授作为嘉宾出席聆听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宋立中教授发表的《基于“同源共享”文化遗产的福建-东盟“海丝”文化旅游合作路径研究》研究报告展开讲学。宋教授从报告研究缘起、相关概念及文献回顾、福建-东南亚双边遗产(旅游)外交的历史基础等方面分别介绍和解析了报告内容。本报告利用国内外研究文献,在充分辨析“共享遗产”和“同源共享”遗产概念及内涵基础上,深入挖掘福建与东南亚各国间存在的“同源共享”文化遗产类型,基于这些文化遗产所可能产生的文化认同价值,探索双边或多边“海丝”文化旅游合作路径问题。通过宋教授的讲学,学生们了解了,福建与东南亚拥有许多“同源共享”文化遗产,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这些文化遗产资源成为开展国际文化旅游合作的重要基础和“一带一路”倡议中“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同时,学生们通过聆听讲座,在拓展了对遗产外交与“海丝”文化旅游等专业文旅发展现状的理解之外,还增加了对研究报告如何选题、寻找文献支撑、撰写报告、考察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为成为更好的文旅研究者做好学术积累。
讲学结束后,王林教授做出总结,并由廖国一教授、陈伍香教授分别同宋教授进行了学术交流,共谈对文化旅游研究的相关见解。廖教授与陈教授皆对本研究报告的选题视角之新、支撑史料之丰富和报告体现出的跨国意识表示出十分的欣赏,并与宋教授探讨了关于如何进行研究、寻找项目切入口与突破口等问题。讲座最后,在王林教授的鼓励下,在场学生积极地向宋教授请教,说明自己在项目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宋教授细心解答,表明对其项目的看法,提供热心指导与中肯建议。
学术讲座的开展无疑是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良好契机,希望通过本次讲座,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们能进一步增强对文化旅游的理解,拓展专业视角,提高研究考察和组织报告的能力与水平,不辜负学院的期望与培养。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文/韦雅婕 摄/韦雅婕)
宋教授讲学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