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扎根基层”调查小组前往贵港市覃塘区布山移民安置小区参与“七彩四点半”活动

时间:2021-07-15浏览:10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人民号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

为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志愿服务精神,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扎根基层”调查小组于7月14日下午,在贵港市覃塘区志愿者协会的倡议下,积极前往布山移民安置小区参与了“七彩四点半”活动,开展了“懂礼仪,学国学”系列课堂,为孩子们上了一节与众不同的国学课、礼仪课。

7月13日,小组成员与覃塘区志愿者协会提前进行了沟通,确定了课堂的主题为“懂礼仪,学国学”,在课堂正式开始之前还为移民小区的孩子们普及了“防溺水”小知识,通过本次防溺水小问答活动,孩子们了解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和宝贵,同时也掌握了防溺水的技巧与方法。上课当天,由于投影设备突发故障,小组成员提前准备的演示文档无法正常播放,但小组成员仍然能够感受到现场孩子们的热情与激动。随后,小组成员临时决定把课堂教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手把手地把“拜师礼”这一传统礼仪的四大步骤教授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感召下,启迪智慧,学会学习之前,更要学会做人。同时也加深了孩子们对儒家文化的了解,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国粹文化,传承国学经典。最后,小组成员还与孩子们开展了“你画我猜”小游戏,小游戏着重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锻炼了团队协调能力的同时,还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减少了不自信、自卑感,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表达天赋,从而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的学习生活中,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广大青年大学生应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文/何金蓉 摄/李林洁 谢嘉怡 甘贵圆 曹迎春 罗沁菁)

小组成员与孩子们合照

小组成员在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