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2021】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篇

时间:2022-01-31浏览:13

编者按: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一个个数字,为凯歌以行的时代步伐写下最生动的注脚,每个数字,都见证了2021年无数奋斗者的拼搏身影。回首2021,一个个意义非凡的数字在广西师大人的共同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记。那些用拼搏、泪水、感动、坚持创造的一组组数字,总会让我们心潮澎湃,温暖着你我接续前行的脚步。我们的努力都浓缩在2021年的足迹里,读懂它们,共同回顾广西师大人的2021。

今天的【足迹2021】,我们一起来回顾2021年我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发展成果。

【足迹2021】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立德、笃学、明理、修身”的院训精神凝聚师生力量,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落实学院党委主体责任,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学院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迈上新台阶,学院“十四五”精彩开局。

63次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

一年来,学院以庆祝建党百年和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带领师生不断强化理论武装。9次中心组学习,19次党委会、25次党政联席会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10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班子带头讲党课16次,引导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百年奋斗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2项理论成果在《中国教育报》和《当代广西》刊发。

2项创新举措,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院党委创新推出“四学四结合”学习模式,举办6次专题读书班,组建师生宣讲团宣讲30余场,创新成立学校首个“四史”教育研究中心,开展“独秀青年学党史”及“十个一”系列主题活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15项实事清单、30条落实举措,100%办结,先后获中国教育报和中国青年网、广西电视台宣传报道。

22次获奖,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学院党委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不断推进师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建设。积极选树文旅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1人获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优秀党员,1人获广西文旅厅表彰,4人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5人获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9人获校级表彰。依托“双创”,打造“联学共建、课程思政、人才培养”等7个“党建+”品牌,学院获“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培育建设单位和校“优秀基层党组织”各1个。

1个历史性突破学院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学院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改革发展问题32次,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2021年学院获批世界史一级学科博士点,是今年全国唯一获批的世界史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历史性突破。专业建设捷报频传,历史学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获评2020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获得广西特色专业验收“良好”等级。获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培育课程3项。获校级教改成果奖3项,教学成果奖4项,获自治区级和校级教改立项6项。2021年申报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自治区哲社项目获得12个立项项目,获桂林市第六次社科优秀成果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共3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先后与6个单位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举办“第五届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等3场学术论坛,与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成功举办“桂林非遗说”系列讲座活动,获批成立校级现代文化产业学院和新文科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各1项。

四抓四引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成效初显

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起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四抓四引领”为特色,课程思政与学风建设双向驱动的,“一心双环”“三全育人”新格局。18门课程获校级课程思政立项,其中10个重点项目,2021年获国家和自治区级创新创业立项团队15个;志愿服务国赛金奖1项,全国旅游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广西“挑战杯”、“互联网+”区赛特等奖、银奖、二等各1项,学生《椟市》文创团队成为首个成功入驻城市核心商圈团队,学院获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就业创业达标单位”。获得2021年校教学创新大赛二、三等奖3项和首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讲课大赛优秀奖。

489篇报道,文旅声音更加响亮

学院重视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制定《宣传稿件与发布流程和实施细则》等15项制度,发布新闻489篇增长170%,1名校友获全国脱贫改攻坚先进个人,1名教师获广西“最美家庭”,2名教师上央视推介广西优秀文化,5位教师获地方媒体宣传报道,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独秀廉政文化基地建设获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1项、独秀新闻奖1项,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成效突出,2次登上“点赞师大”。学院荣获“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集体”奖项1项、先进个人3名。“党建+学风建设”经验和党史学习教育经验获中国教育报和中国青年网、广西电视台宣传报道5次。

3项区级表彰,突显选才用才成效

学院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工作,不断建强教师队伍。2021年引进人才6名,其中1人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推介高层次人才参政议政,6人当选人大、政协代表和知联会负责人,3人获得自治区级表彰,1人当选校“十佳青年”。学院制定《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全院教职工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开展师德警示教育4次。在人才培养、职称评定等重要环节关键领域,不断优化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举办首届青年教师发展论坛,组织青年教师教学论坛、教研室主任工作专题研讨会、首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讲课比赛6期,不断优化人才的引培留用工作。

125次谈心谈话,全面从严治党驰而不息

学院党委不断加强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支持纪委执纪监督,常态化排查风险点、用好“四种形态,班子谈话125次,新增权力清单1个、权力运行负面清单4项、廉政风险点7个,廉政风险防控制度4个。

26次帮扶慰问,不断提升师生幸福感、获得感

学院关注民生问题解决,2021年开展慰问和帮扶困难教职工18人次,协助安排教职工配偶工作2次,改建教职工生态停车场,建设学生自习教室、师生活动场所环境提升等举措,让民生工作更实更细。重视师生体育锻炼,积极组织教工参加学校第五十二届田径运动会,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趣味运动会(育才校区)第一名、教工男女团体总分第四名、学生女子团体总分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参加校气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比赛获历史最好成绩。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先后5次帮助资源县考察规划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捐款1万元助力金山村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