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瑶族村落传统公共空间与旅游生产情况,研究传统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11月19日,我院王林教授、廖国一教授、陆军副教授带领旅游管理系硕士研究生前往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和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开展为期四天的瑶族文化旅游调研活动。
调研首日,团队一行来到瑶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蝴蝶歌》的传承基地——富川白沙镇黑山村。《瑶族蝴蝶歌》是富川瑶族的标志性民歌之一,曾因2016年参与《中国民歌大会》节目录制而被大众熟知。在保护领导小组宣传委员的介绍下,团队成员了解到《瑶族蝴蝶歌》的传承保护现状以及传承人的基本情况,同时也对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次日,调研团队来到富川秀水、岔山两个瑶族村落。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对毛式宗祠、状元楼、廉政石鼓等众多传统公共空间的历史底蕴、传承现状及建筑浮雕进行考察,同时还与当地居民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落传统公共空间的近几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访谈,对秀水状元村厚重的状元文化和因地制宜的旅游开发情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随后,朝东镇党委书记汪溪泉为团队成员深入介绍了岔山村“县级主导、乡镇主抓、村级落实”的旅游工作格局,以及打通古村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成立油茶互助社、落实商业级免费WIFI全覆盖、打造以梭子粑粑为主的“古村+美食”品牌等具体的旅游开发策略,为团队成员展示了“潇贺古道入桂第一村”品牌的独特魅力。
第三日,团队成员来到富川福溪村,考察百柱庙、钟灵风雨桥、木刻石雕群、十三门楼、十五街巷等传统公共空间;学习楚国王马殷的传奇故事及其庙宇的建筑结构;对比不同瑶族村落所展现的不同之处及形成原因,为后期的调研分析做足充分的准备。
最后,调研团队抵达湖南省江永县勾蓝瑶寨和上甘棠村,勾蓝瑶文化传承人欧阳绪珍一家向团队成员介绍了该村抓实“村域旅游”、激发“村民创业”、引导“村寨创新”,成立民俗表演、农业生产、农特产品加工等专业合作社,共享创收红利的旅游开展运营机制。据欧阳绪珍介绍,近年来江永县政府在瑶族文化传承方面尤为重视,他希望调研组能够更加深入当地瑶族文化,让勾蓝瑶寨文明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随后,调研团队以分组形式,对寨内的门楼、蒲鲤生井、古城墙以及勾蓝传统节目“洗泥节”的来源与发展进行了考察,圆满完成了本次调研工作。
此次瑶族村落调研学习,深入富川瑶族自治县和江永县两个特色村落,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对传统公共空间保护与旅游生产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加强了民族村落和高校研究团队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我院今后的调研分析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依据。
调研团队与朝东镇党委书记汪溪泉进行访谈
调研团队与秀水村村民进行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