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组织本科生观看《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四史”讲堂——新中国史》线上课程

作者:罗程倩
发布时间:2021-05-10
浏览次数:871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为了帮助学子更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正确把握历史规律、更深入地解读中国史,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人民网联合为全国大学生开展了一堂思政大课。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组织2020级与2019级本科生于5月9日下午一同观看了本次思政大课。本次课程采取线上的形式,由王雪超、张志丹、肖存良三位老师进行讲授。

        本次线上课程第一讲由天津师范大学王雪超老师讲授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王老师通过对中国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先生在2009年写下的一段话分析,提出其为什么会有刻骨铭心的翻身感的问题,并指引广大学生们通过历史镜头寻找答案。他将讲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讲述。一为由丧权辱国到屹立东方的民族独立形象,指出中国曾经跪在地上办外交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二为由四分五裂到团结统一的国家统一局面,指出新中国现今发展的速度之快,其中高铁也成为了中国一张亮丽的名片;三为受人压迫到成为主人的人民解放新面貌,从一九四九年前的“哭”到一九四九年后的“笑”,从一九四九年前的“地狱”到一九四九年后的“天堂”,从一九四九年前的“旧观念”到一九四九年后的“新风尚”,指出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最后王老师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结束了他的讲堂。

        接着,第二讲堂由上海师范大学张志丹老师讲授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在“奇”方面,老师首先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基础薄弱,到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再到如今进步成果举世瞩目,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指出新中国“生产发展快”的特点;其次,在“经济体系全”方面,老师讲述了新中国70年来的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持续向好,经济转型稳行稳步推进的事实;在“基础设施优”方面,老师从交通运输与电信网络两个角度,指出我国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在“国际贡献大”方面,老师指出中国由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张教授强调,奇迹的“密码”是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条道路”,把握“四对关系”。

        第三讲堂中,肖存良老师讲述了新中国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和伟大成就。其中有健全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最后,老师以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对我们的启示做结:第一,国家制度建设始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国家制度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三,制度优势需要转化为治理效能。

        此次思政课的开展,帮助学子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国情,有助于增强学子们的“四个自信”。历史是精神的,故乡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清醒剂。希望学子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增强爱国意识、担当意识,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用的新时代青年。

党史贯穿于整个中国近代史,蕴含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更涵盖民族解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和基本规律。学习党史既能继承与发扬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也更能让人领悟到党的方针,坚定自身信念,而在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也是一门必修课。本次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将助推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为学院相关活动拓宽思路、提供借鉴,为今后学院思政教育工作做示范。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文/罗程倩摄/程昱婧)

观看活动现场

友情链接

广西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20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地址:广西桂林市秀峰区王城1号 院办电话:0773-2804985
纪委电话:0773-2812961 纪委邮箱:wlxyjw@163.com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桂ICP备05000954号-1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