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教研一线】我院历史系顺利开展独秀史学论文系列工作坊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2-14
浏览次数:504

    为促进学院老师们学术交流、研讨教研相长的路径,我院历史系先后于2021年5月26举行了第一期独秀史学论文工作坊(主讲者为刘玉、李席二位老师),7月5日举行了第二期独秀史学论文工作坊(主讲者为韦勇强、江田祥二位老师),由徐毅教授主持,刘祥学、蔡双全、邓永飞、何海龙、王本涛、惠慧等老师分别进行了点评,工作坊初步取得了良好效果。12月1日下午,第三期独秀史学论文工作坊在王城校区二教205教室如期举行。本次工作坊由历史系邓永飞、李震宇二位老师主讲,由江田祥老师主持,高行易、江田祥二位老师分别担任评论人,历史系陈志刚教授、杨永平教授、何海龙老师、林漫老师及数位研究生同学出席参与研讨。

    本期工作坊首先由邓永飞老师报告《朱熹始见张栻辨析——兼论<朱子语类>在朱子研究中的史料运用” 》一文。邓老师指出目前学术界对朱熹始见张栻时间存在两种看法——隆兴元年(1163)说和隆兴二年(1164)说,“隆兴元年说”成为学界主流观点,主要依据《朱子语类》中朱熹向张浚献言献策的三条记录,但这与其它相关史料记载有所冲突。邓老师通过梳理朱熹在隆兴元年的活动记载,结合朱熹始见张栻的动机出于学术而非政事,以及朱熹《跋胡五峰诗》的相关记载,认为朱熹始见张栻不在隆兴元年,而在隆兴二年;进而辨析了《朱子语类》所载向张浚献言献策者,认为应是张浚的谋士李椿与属下陈俊卿,并分析了导致这些错误记录的原因,不仅源于记录者或传抄者,或受到了方言、语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包扬和叶贺孙等记录者的主观因素也不容忽略,包扬“好立虚论”,叶贺孙则有故意神化朱熹之嫌,塑造朱子的圣贤形象,以确立朱子学的正统地位。邓老师论述了《朱子语类》的史料价值,《朱子语类》无疑存在着一些伪误,使用这类史料时应加强辨析、辨伪正误、变伪为真,弄清伪材料作伪的背景和动机,将之转化为反映时代及作者思想的真材料。

    评论人江田祥老师从史料运用、文本解读、文章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在提问交流环节,在场的老师们围绕着史料真伪的辨析、史料的引用、南宋知识分子群体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邓永飞老师报告论文


    第二位报告人李震宇老师分享了《从安东尼乌斯事件看罗马帝国早期元首继承的合法性》一文。李老师首先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古代罗马政治史研究前沿,指出罗马帝国早期的元首继承合法性是有疑问的,并不存在一个稳定的合法继承秩序,而安东尼乌斯事件的爆发,使得罗马帝国需要创造新的继承合法性。安东尼乌斯事件,是指公元69年潘诺尼亚军团指挥官安东尼乌斯在没有得到弗拉维王朝第一任皇帝韦帕芗允许的情况下,擅自煽动军队攻入意大利,推翻维特利乌斯政权的事件。这一事件对弗拉维王朝的建立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因滥杀无辜甚至屠城的行为而成为了弗拉维王朝的污点,迫使韦帕芗采取行动掩盖这一污点。在罗马早期元首继承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军队的支持拥护,军队支持是元首制创立的关键因素,却不能作为元首继承合法性的来源。具体到安东尼乌斯事件上,韦帕芗力图通过不流血的方式获得元首之位,但安东尼乌斯事件破坏了这一可能,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威胁到弗拉维王朝的合法性。为此,韦帕芗开始大力宣扬当时的犹太战争,将安东尼乌斯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转移到犹太人身上。因此经过长期的包装和渲染,“战胜犹太人,保卫罗马”的军事神话成为了数代罗马新君登基所依靠的重要合法性来源。李老师指出,罗马帝国早期的皇室远没有形成东方或希腊化世界的王朝统治模式,皇帝仍然受限于共和架构下的束缚、模拟着奥古斯都所创建的元首制体制下的合法性来源。

    评论人高行易老师从中西方对比、不同时期史学家记载差异、西方文化中的犹太人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在提问交流环节,在场的老师们围绕着权力的获得、罗马政治史研究现状、当下政治史研究与19世纪兰克学派研究的区别等问题展开了较充分的讨论。

李震宇老师报告论文


高行易老师点评


    会议最后,主持人江田祥老师高度肯定了本期工作坊两篇论文的学术价值,陈志刚教授在总结时也充分肯定了论文工作坊的学术交流意义,希望以后能举行更多类似的学术活动;第三期独秀史学论文工作坊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陈子睿供稿/供图)

陈志刚教授总结发言


论文工作坊现场1


论文工作坊现场2


友情链接

广西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20 广西师范大学文化与旅游学院
地址:广西桂林市秀峰区王城1号 院办电话:0773-2804985
纪委电话:0773-2812961 纪委邮箱:wlxyjw@163.com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桂ICP备05000954号-1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