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是知之始,重知先重行。为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社会实践能力,2021级历史学第一团支部于2022年6月12日来到了桂林市博物馆和桂林市图书馆进行研学活动。
博物馆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可以成为很好的课堂延伸和课堂的载体,而桂林博物馆是展示桂林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既是目前广西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其中,桂林博物馆推出了四个基本陈列和两个专题展览,即“漓水春秋一一桂林历史文化陈列”,主要以桂林的历史发展脉络为基线,以文物、图表、照片结合新科技手段,为观众再现桂林这片土地深厚、悲壮、难忘的历史记忆,营造出古朴典雅且富有诗意的空间氛围,传递出“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的美好境界;“画里人家一一桂林民俗文化陈列”主要展厅以介绍桂林多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分别展示各民族的居住与环境、染织与服饰、生产生活方式、民间工艺、节日、人生礼仪、歌舞戏剧、宗教信仰等,展现桂林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和魅力;“靖江遗韵一一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陈列”从历史、艺术、美学等视角,分来源、概说、釉色、造型、纹饰五个单元依次展开,反映明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掠影,展现华夏古代陶瓷文化迷人的风采,揭示桂林这座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深邃、博大的内涵;“翰墨华章一一馆藏明清书画精品展”以“出神入化妙手丹青”、“铁画银钩颜筋柳骨”、“咫尺千里箑风雅韵”三个主题,展示明清之际的岭南文化艺术。让馆藏的书画艺术珍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本土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以期人们能从中汲取营养,并得到一些借鉴和启发;“友谊桂林一馆藏外宾赠送礼品陈列”展出精心挑选的200多件(套)礼品,与观众见面,这些礼品见证了桂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凝结着桂林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礼赞友谊、合作与发展;“情系桂林一李培庚、叶侣梅、宋克君捐赠作品展”是三位先生以及他们的家人出于对桂林的挚爱先后将三百余幅表现桂林山水的绘画作品无偿捐赠给家乡人民,桂林博物馆在其中,遴选精品展出。
漫步于画里人家民俗厅的桂北老街上,品味着藏着数不尽的桂林味道,聆听着博物馆里的天籁之音。好像看到了姑娘们的指尖翻飞下,轻挑慢捻绞锁旋,如何绣出一身的锦绣霓裳;见到了妇女们扎编稻藁织成龙,老少同舞吹唢击鼓,诚祈家国安泰、民族福瑞长;捶揲錾刻镶累丝,鳞铺雪片银光细,从一枚枚银饰,看透了一生的故事。揭开这本“桂林藏书”的神秘面纱,支部成员们无不惊叹着古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体悟着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自然特色,挖掘桂林山水诗、桂林山水摩崖石刻、桂林山水画中背后蕴含的独特人文精神。除此之外,支部成员们无不被厚重的历史文化所吸引,真实地触摸历史的温度,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巨变和造化奇功的文明,从陈列简介中对前世的秘密产生好奇,思考并赋予它今生的意义,感知人类文化璀璨的生命力。或许这才是真的让文物活过来的学习。
当前,文旅融合大势下,博物馆是“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重要场所,通过此次研学活动,支部成员们收获颇丰,期待各支部成员们能在研学旅行的脉络下成为“博古通今”的博物少年,奏出“能融尽融、宜融则融”的美妙旋律。
(2021级历史学第一团支部 文/曹洁瑜 摄/雷文迪 羊富全)
学生参观展览中
老师学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