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独秀学堂】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成功举办“西周保卣、保尊铭文释义——基于殷商出土资料的讨论”学术讲座

作者:邹雨桐
发布时间:2023-06-30
浏览次数:10

        为明确最新学术动态,提高学生学术认知,培养班级学术氛围,以及加强对古文字、古文物的了解,5月28日晚,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特邀江伟俊老师于独秀楼101教室成功举办“西周保卣、保尊铭文释义——基于殷商出土资料的讨论”学术讲座,2021级历史学独秀班积极参与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江伟俊老师提出关于殷移民问题、墓葬制度、殷墟文化的问题,并详细介绍了甲骨文和金文的用词遣句。甲骨文是指王室用于占卜的祈祷、仪式性文字;金文是指刻在青铜器的文字。其后,在进入今天讲座的主题“保卣”和“保尊”。

        保卣和保尊于1948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其铭文相同,共有46字。老师强调,对于此铭文的了解,首先不能脱离青铜器本身和时代背景,其次要注意铭文承袭殷商文字语法的现象。随后,老师开始详细介绍这段铭文,在46字铭文中,特别指出“乙卯,王令保及殷东国五侯”中“及”字的字义问题,通过学者研究发现,西周早期除此及字以外,未出现其他,所以需要应用殷商甲骨文进行探讨。在这段铭文中,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其中“保”的身份问题,在殷中有见保为族名者或私名者,保的身份问题还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和探讨。

        江伟俊老师总结到,殷商出土文献提供了大量“殷东国”到“我东国”的转变、揭示西周沿用殷商、殷周政治地理结构的重要讯息。保卣、保尊铭文的研究不仅仅涉及本身,更能看出殷移民与殷商文化如何浸入周文化之中。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提出问题,例如,保卣保尊形态转变的原因、如何测出一件文物所处的时代、妇好墓中反映的问题等等。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使得学子们接触到甲骨文、金文这些未涉猎的领域,了解了殷商出土文献中的重要内容,也让同学们认识到了解出土文献的联系性、时代性、空间性,锻炼思维能力,意识到提高史料阅读的重要性。

(文/邹雨桐 摄/朱宸)

讲座现场

讲座后合影

友情链接

广西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20 广西师范大学文化与旅游学院
地址:广西桂林市秀峰区王城1号 院办电话:0773-2804985
纪委电话:0773-2802148 纪委邮箱:wlxyjw@163.com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桂ICP备05000954号-1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