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深学生对桂林历史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家国情怀,10月20日上午,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公共考古研究与实践》课程的90余名选修学生,在专业教师白丽群的组织和带领下前往桂林博物馆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
同学们自主参观了“从远古走来的渔猎文明——黑龙江鱼皮兽皮桦树皮历史文物展”,展览通过“三江渔歌 渔乡天锦”“林海寻踪 蕴美兴安”等四个主题单元及百余件文物,呈现黑龙江地区渔猎民族的鱼皮文化、兽皮文化及桦树皮文化的历史与技艺,体现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进一步体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随后,桂林博物馆讲解员胡佳明老师为同学们详细地讲解了“漓水春秋--桂林历史文化陈列”“靖江遗韵--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陈列”两个基本陈列。
“漓水春秋--桂林历史文化陈列” 以桂林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介绍了桂林从史前时代至近现代的历史沿革,大量珍贵文物使同学们更为直观地感受桂林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靖江遗韵--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陈列” 分为“梅瓶的来源”“梅瓶的概说”“梅瓶的釉色”“梅瓶的造型”“梅瓶的纹饰”五个单元介绍了文物的来源、历史、造型、纹饰,反映出明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掠影。在胡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深切感受到梅瓶精美的工艺和深邃的意境,同时对梅瓶的历史、艺术、美学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最后,同学们根据个人研究兴趣自主参观了“友谊桂林--馆藏外宾赠送礼品陈列展”“翰墨华章--馆藏明清书画精品展”等展览。
桂林博物馆是桂林历史文化名城形成和发展的一个缩影,同学们在“第二课堂”中加深了对桂林历史文化的认识,感受桂林地域文化和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同学们自主参观“从远古走来的渔猎文明——黑龙江鱼皮兽皮桦树皮历史文物展
同学们认真听胡佳明老师讲解“漓水春秋——桂林历史文化陈列”
胡家明老师为同学们讲解“靖江遗韵——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陈列”
同学们在桂林博物馆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