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寒假社会实践(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黔桂乡韵研旅队”赴贵州开展社会实践调研

作者:图/文 吴棋兰 庞盈盈 审阅/黄琳 常诗悦 方春露
发布时间:2025-02-11
浏览次数:16

为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黔桂乡韵研旅队”在指导老师孙琳的带领下,师生团队于2025年1月13日至16日前往贵州开展寒假实践调研活动。

团队成员先后走访丹寨县万达小镇、卡拉村、排牙村和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实地调研民族村寨非遗资源、非遗活化利用现状。团队成员首先前往了丹寨县万达小镇,参观了非遗蜡染技艺传习馆、石桥古法造纸展馆等,感受贵州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丹寨县万达小镇景区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访谈,聆听贵州“村寨故事”。

在卡拉村,村支书为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卡拉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鸟笼制作、苗族服饰、锦鸡舞等,无一不展现着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底蕴。团队成员在他的带领下参观了苗族银饰展厅、苗族服饰展馆等,领略了匠人们制作的苗族银饰的美,也深切感受到卡拉村在保护与传承苗族非遗文化上做出的不懈努力。过程中,团队成员采访了苗族银饰非遗传承人李应柱,在交流中成员们了解到苗族银饰锻造过程中实现了现代元素和传统手艺相结合,不断创新文化传承。

团队成员们来到排牙村,与排牙村芦笙芒筒非遗传承人杨国堂进行了访谈,同学们在此了解了芦笙制作技艺的过程和非遗发展的基本情况,随后成员们参观了芦笙文化展示馆,亲身体验了吹奏芦笙的乐趣。

14号上午,团队成员前往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参观了西江讲堂、西江苗族博物馆、苗族刺绣馆等,还观看了西江千户苗寨苗族原生态歌舞表演,采访了苗绣技艺非遗传承人李玉芳和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沟通交流中,同学们对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村寨未来规划进行深度探讨。

此次实践活动是对黔东南州民族村寨非遗文化的一次深度探索,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对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提升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团队成员们采访丹寨县万达小镇景区负责人

“黔桂乡韵研旅队”调研合照


友情链接

广西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20 广西师范大学文化与旅游学院
地址:广西桂林市秀峰区王城1号 院办电话:0773-2804985
纪委电话:0773-2812961 纪委邮箱:wlxyjw@163.com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桂ICP备05000954号-1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