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寒假社会实践(七)】 助力民间古戏传承,共探非遗发展新路径——“乌洋戏韵”实践团赴河池市开展实践调研

作者: 图/覃巧 农海玲 文/农海玲 审阅/黄琳 常诗悦 方春露
发布时间:2025-02-13
浏览次数:40

2025年1月22日,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乌洋戏韵”实践团队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花香乡,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洋神戏展开调研。

出发之时实践团队成员满怀热忱,期望以实际行动为古老的乌洋神戏注入新活力。抵达乌洋神戏传承示范村后,实践团队在传承人刘应强师傅的带领下,参观了政府资助搭建的戏台。刘应强师傅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乌洋神戏的起源与特色,让团队成员对这一融合戏曲、民俗、音乐等多种元素的民间艺术有了初步认识。随后,师傅们进行了还愿民俗活动表演,从《开坛》剧目开始,他们唱腔高亢、动作丰富,现场感染力十足,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让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到乌洋神戏的独特魅力。

在与现任传承人刘顺海师傅交流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乌洋神戏传承面临的困境,如演出机会减少、传承人才匮乏、现代娱乐方式冲击等,刘顺海师傅希望乌洋神戏得到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与支持,让乌洋神戏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这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紧迫性。

地方戏曲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考察与交流,激发了团队成员利用专业知识技能积极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实践团队计划通过多平台宣传、撰写调研报告、设计动画IP形象等方式,扩大乌洋神戏这一民间古戏的影响力。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相信在青春力量的参与下,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一定能突破困境,绽放新的光彩,也希望更多大学生能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图为广西河池市东兰县花香乡永安村沙坪屯村口

 图为唱戏师傅表演《上老王》剧目

 图为唱戏师傅表演《目莲和尚》剧目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采访非遗传承人刘顺海师傅

 图为实践团队与部分唱戏成员及家人合照

友情链接

广西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20 广西师范大学文化与旅游学院
地址:广西桂林市秀峰区王城1号 院办电话:0773-2804985
纪委电话:0773-2812961 纪委邮箱:wlxyjw@163.com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桂ICP备05000954号-1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