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关于文化与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贯彻“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相关要求,2025年1月12日至2月22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丹史遗珠”实践团队深入广西、山东、江西等地,开展了为期42天的“数智化时代运用革命文物赓续民族精神路径研究”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期间,团队成员走访了广西桂林、河池,山东烟台、聊城,江西抚州等地的革命历史纪念馆、遗址及博物馆,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全面了解了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现状、数智化技术的应用及挑战。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成员们亲身体验了革命文物的三维建模与虚拟展示技术,这些创新技术使得革命文物中蕴藏的红色基因得以更加生动地展现,提升了科学性和公众的参与度。
此外,团队还深入访谈了纪念馆工作人员,掌握了数字化保护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情况,并将调研资料整理成红旅视频和红色文创设计,以“活”化革命文物,提高公众关注度,推动革命文物的创新性保护与利用。
在本次调研中,“丹史遗珠”实践团队既收集了烟台市博物馆中数智化保护革命文物的先进成果,也发现部分小型革命遗址文物保护的落后现状,深刻认识到数智化时代赓续民族精神面临的挑战。团队以创新举措为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赋能,也增强了同学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入调研,收集更多数智化发展资料,为更多地区提供可借鉴的举措,为更好地释放革命文物的精神内涵贡献力量,进一步提升革命文物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为赓续民族精神注入新活力。
广西实地调研现场
山东实地调研现场
江西实地调研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