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至8月3日,由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中国考古学会考古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高校学生考古论坛”在长春举行。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物专业教师吴双带队参加,并作《边疆民族地区文博人才培育实践与思考》主旨报告。世界史博士研究生管葳与文物专硕研究生王光辉撰写论文通过大会选拔,受邀做了主题学术报告。
管葳同学的论文《空间理论视野下越南使臣记述花山岩画的文本再释读》引入空间理论,结合美术考古学的视角,通过“表面的空间”与“共享的空间”为分析框架,反思越南使臣作为跨境流动知识分子的观看、书写实践对于左江花山岩画“黄巢遗迹说”的生产机制,展示东亚朝贡体系中,文化遗产在世界史视野下,在跨文化语境及东南亚古代文明互动中复杂流转的学术意义。王光辉同学的论文《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石镞研究》以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石镞的功用演变为切入点,通过类型学分析与分期、量化统计等方法来探究岭南地区早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起源的历史图景。两位同学的汇报均受到专业评委的鼓励与肯定。
本次“全国高校学生考古论坛”吸引了来自50余所高校的百余名师生参与,盛况空前。论坛聚焦前沿,即关注考古专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又涵盖物质文化、科技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等议题。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学术视野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此次我院师生在全国性高端论坛上的优异表现,不仅是对其个人学术能力的肯定,也是我院在世界史及文物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成果的一次成功展示。
管葳同学汇报现场
王光辉同学汇报现场
学生论坛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