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学术动态】学术盛宴启智润心:汤惠生教授应邀为我院文物专业师生开展 “人文科学与艺术系列讲座”

作者:文/韩雨昕 图/陆宜
发布时间:2025-09-24
浏览次数:10


为深化文物专业研究生对考古学理论与实践的认知,拓宽学术视野,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物专业于9月22日至24日,邀请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特聘教授、国际岩画断代中心主任汤惠生教授,为文物专业师生开展为期三天的 “人文科学与艺术系列讲座”。讲座内容涵盖考古学核心理论、经典案例解析、中外文化互动及专项考古研究,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指导性,引发师生热烈反响。

9月22日上午,汤教授以《史前探案》为题目,明确考古学定位——依《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其通过古代遗存研究历史,夏鼐喻其与历史学为“两个车轮”,属历史学范畴;借奥茨冰人、喇家遗址、耐力狩猎案例具象阐释,强调跨学科范式与“透物见人”理念。下午以《中国云南金沙江流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岩画》为题目,围绕人类进化、旧石器艺术展开,提及云南龙潭遗址填补文化空白,广西百色盆地手斧打破“莫维斯线”。

9月23日上午,汤教授以《进化论与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中国考古学》为题目,聚焦考古类型学(双重属性)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三阶段发展、辩证唯物指导);下午以《史前黄河上游和印度河上游之间的文化互动》为题目,分析黄河与印度河上游文化双向互动,以石器、陶器、农作物遗存为实证。

9月24日上午,汤教授以《史前昆仑的考古学寻踪》为题目,结合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玉器与彩陶,考证实史前昆仑的文化内涵,借中程理论解读“通天文化”;下午以《西南地区岩画中的雷神崇拜与求雨仪式》为题目,聚焦西南岩画(含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结合民族学材料,解读雷神崇拜与求雨仪式,提及壮族铜鼓,凸显岩画的仪式载体价值。

讲座结束后,师生围绕理论应用、考古案例解读等积极提问,汤教授耐心答疑,进一步深化了大家对史前文化与文物专业的认知,现场学术交流氛围浓厚。

汤惠生教授系列讲座以“理论+案例+跨学科”模式,为我院文物专业的学生搭建与顶尖考古学者对话的平台。内容涵盖中程理论、考古类型学、马克思主义考古学等核心理论方法,及经典案例解析与专项研究,深化师生对文物专业的认知,培养跨学科思维与实证精神。此次讲座不仅为专业学术建设注入新活力,也为师生科研实践提供指导,对推动我院文物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汤惠生教授《史前探案》讲解

汤惠生教授讲座现场

合影留念

友情链接

广西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20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地址:广西桂林市秀峰区王城1号 院办电话:0773-2804985
纪委电话:0773-2812961 纪委邮箱:wlxyjw@163.com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桂ICP备05000954号-1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