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三全育人】走进考古现场,触摸历史脉搏——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学生参与靖江王陵公众考古体验活动

作者:文/莫世霖 图/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谭书凝
发布时间:2025-10-14
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推动考古工作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10月11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物专业学生在学院组织下,走进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与了一场公众考古体验活动。此次活动由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联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共同策划开展,旨在通过沉浸式考古实践,搭建起青年学生与历史对话的桥梁。

活动伊始,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主任、考古领队周海为同学们系统介绍了本次考古发掘项目的背景与意义,鼓励大家从历史学与考古学的交叉视角中寻找研究方向,激发学术兴趣。随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专家带来一场生动的“考古公开课”,深入浅出地解读了靖江王墓群163号将军墓遗址的发掘成果与考古方法,打开了同学们对明代藩王墓葬的研究视野。

最令同学们期待的,是走进考古现场的实践环节。专业老师先对163号将军墓的封土和墓室结构进行讲解,提到了解刨封土的过程中发现的两个年代不同的盗洞及墓门有二次开启的现象等。老师还在讲解中对同学们进行提问,引导同学们进行思考,让同学们了解了将军墓被盗与发掘保护的过程。随后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部分同学有幸进入将军墓的墓室中,近距离观察地宫结构,体验“墓室探秘”的震撼与启发。在这环节之后,还有部分同学深入探沟,亲手操作鹤嘴锄等考古工具,学习辨认土色划分地层、记录遗迹信息,感受考古工作的严谨与细致。

在考古工作站,同学们观摩了出土文物整理过程,如类型学排序等,了解到靖江王陵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整个区域不同等级的墓葬的建筑材料均有明确的区别。之后专业老师还为同学们讲解解读出土残碑的考证过程,利用仅有出土碑文与历史文献相互对照,最终确定墓主人的身份,让同学感受到了考古中严谨的逻辑推理的魅力。整个参观过程让同学们了解从田野发掘到室内整理、数据分析的全流程工作,深刻认识到考古不仅是对历史的挖掘,更是对文明的守护与传承。随后,大家走进靖江藩国故事展馆,通过讲解员的细致讲述,进一步梳理了靖江王历史的发展脉络,加深了对广西地方历史与王陵文化的理解。

活动最后,同学们围绕所见所感展开交流分享,纷纷表示此次考古实践不仅拓展了专业视野,更让他们在亲手“触摸历史”的过程中,增强了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与认同。

本次公众考古活动,是我院与共建单位——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合作推动“学科+实践”育人模式的一次生动体现,也是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具体行动。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文博机构的合作,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践悟,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合影

专业老师对163号将军墓进行讲解

同学们在探沟内尝试画出地层线

 

友情链接

广西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20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地址:广西桂林市秀峰区王城1号 院办电话:0773-2804985
纪委电话:0773-2812961 纪委邮箱:wlxyjw@163.com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桂ICP备05000954号-1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