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科研活动月】中山大学江滢河教授莅临我院解码清代广州外销画的全球史价值​

作者:文:王谌阳 一审:王谌阳 二审:王然 三审:陈国保
发布时间:2025-11-07
浏览次数:10


2025年10月30日上午10:30至12:00,我院在王城校区第二教学楼205室成功举办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口岸史研究基地主任江滢河先生主讲,主题为“清代广州外销画与全球史史料的发掘研究”,由我院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陈国保教授主持。

图1 江滢河 教授

江滢河教授长期深耕明清中西经济文化关系史、广州口岸史及清代外销画研究领域,著有《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南海航线与广州口岸》等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的专著,其研究成果为外销画的史料价值发掘奠定了重要基础。讲座中,江教授首先厘清了外销画的核心定义 —— 作为清代广州专为西方市场绘制的特殊艺术品类,兼具商品属性与艺术价值,是大航海时代全球化贸易的视觉见证。他指出,这些诞生于广州十三行商馆区的画作,融合了西方写实技巧与东方文化元素,题材涵盖官员服饰、民俗场景、自然风光等诸多领域,成为西方人认知中国的重要窗口。

在全球史史料发掘维度,江教授强调,外销画绝非单纯的艺术遗存,更蕴含着丰富的贸易史、文化交流史信息。他结合荷兰莱顿博物馆等海外收藏实例,详细阐释了外销画在还原清代中西方贸易网络、审美观念互鉴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并通过林呱、关作霖等代表性画家的创作案例,揭示了外销画作为 “图像史料” 的考证方法与研究路径。针对史料发掘的难点,江教授提出应采用跨学科视角,结合文献记载与画作实物,厘清外销画的创作谱系、传播路径及时代特征,为全球史研究提供新的实证支撑。

陈国保教授在总结时表示,江滢河教授的讲座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不仅系统梳理了清代广州外销画的历史脉络,更拓展了全球史研究的史料视野。作为长期致力于中越关系史与域外汉籍整理研究的学者,陈国保教授强调,此类跨界研究对推动区域史与全球史的融合具有重要启示作用。现场互动环节中,江教授就外销画的收藏保护、数字人文技术在史料发掘中的应用等问题,与师生展开深入交流,解答了大家的学术困惑。

图2 与会师生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既加深了师生对清代广州外销画历史价值的认知,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未来,我院将持续聚焦学术前沿,邀请更多知名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助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该学术讲座活动为我校第四届“科研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

友情链接

广西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20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地址:广西桂林市秀峰区王城1号 院办电话:0773-2804985
纪委电话:0773-2812961 纪委邮箱:wlxyjw@163.com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桂ICP备05000954号-1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